當遇到問題時你是如何去看待問題的
視而不見逃避它解決它
其實當遇到問題時,試著去面對問題,並分析此問題是否有立即危險,或可能會有危險,或跟本不會有危險,而不是碰到問題就急著去解決它
 
古人說:急事緩辦
愛因斯坦曾說:如果他只有一小時可以拯救世界,他會用前55分鐘分析問題,最後5分鐘再開始解決問題
以上這些指的是,當問題發生時,請冷靜下來,開始分析問題,並模擬可能發生此問題的任何面相與起因,並做出較正確的決策
 
而問題大致分三個類型,也列出理智與極端的處理模式給大家參考
 
[問題已經發生]
(理智型的面對方式)
問題已經發生,迫在眉梢,理智型的人此時會趕快找出解決的方式,讓該問題解決,事後再來擬訂預防再發生的對策。
(極端型的面對方式)
問題已發生損失,且未獲得解決並持續惡化,極端型的人會先追根究柢,怨天尤人,整個人處於無法思考或歇斯底里的狀態,此時只會讓目前的問題更惡化,損失持續增加。
 
[問題快要發生或預計會發生]
(理智型的面對)
此時表示還有時間,可以去防止或降低該問題發生的機率,若問題一定會發生,此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將發生問題的損失降到最小。
(極端型的面對)
因為已經預期問題會發生,這時極端型的人會心慌,怎麼辦事情快發生了,完全不知道要如何面對迎面而來的問題,甚至眼睜睜看著事情發生,甚至在發生前,逃避、請假、不做任何處置。
 
[問題沒有危機或不需處理]
(理智型的面對)
此時狀況是表示看到了問題,但這個問題目前對作業上是不會有任何影響的,但有問題就表示流程或作業上需要加強,此時在還沒有危機前,加強各作業與流程的完整性,將這個潛在的危機解除。
(消極型的面對方式)
就算問題發生不會造成工作上的困擾,所以發生就讓它發生,也不會去想這個問題的起因 ,完全置之不理。
 
 
20180128 黑.png
 
 

arrow
arrow

    黑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