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部分小型企業或私人工作室,往往會忽略授予材料所屬的獨立品號,導致作業人員都是用品名或者是一個大概的名稱去稱呼這些材料,這樣不但很容易領錯料、下錯單、甚至會有出錯貨的情形,間接影響到公司對外的聲譽。

舉例:

領料人員:我要領基板

發料人員:你要領哪一個基板

領料人員:左上角有洞的那個基板

發料人員:那有兩種顏色你要哪一種

領料人員:我要橘色的

領完料十分鐘後,領料人員把基板拿回庫房

領料人員:你發錯了,我要橘色第六個版本的

發料人員:我又沒有發錯,明明就是你沒有說清楚

 

相信這是材料沒有建立品號時常常會發生的對話模式

 

其實材料的品號就如同身分證字號一樣,是唯一性,一物一號,讓所有人有共同的材料語言,我要領A品號的材料,發料人員一聽就會立即知悉,且可以很精準發給你對的材料。其實建立材料品號有非常多的優點,以下跟各位分享

 

[查詢便利性]

當材料建立品號後,不管是對內的其他部門,或是對外的供應商與客戶,所有材料的的溝通語言就一致了,不管是向倉庫查詢材料庫存、採購下單、供應商出貨標示,品保的檢驗、成品出貨…等,都有很明確的方向,而不再是模擬兩可的材料。

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、溝通順暢,更重要的是直接降低以前沒有材料品號時的管理成本。

 

[材料資料數位化]

當材料建立品號後,可再進一步將材料所有的相關資料數位化,如尺寸、照片、淨重、毛重、單位換算、包裝方式…等,建立的越詳細,在系統上可查詢的資料也就越多,可進行的資料分析也就越詳細。

 

[提高倉庫人員的工作效率]

倉庫人員的備、領、收、發、盤作業,可以更加的精準,而不再是口頭上去敘述材料的規格,降低發錯料,出錯貨的機率。

 

[即時監控庫存水位]

當材料資訊數位化後,相對可以針對倉庫內的材料進行資料分析,如庫存水位的變化、材料的使用狀況,材料的呆滯狀況…等,進而開始從源頭控制材料的進貨量,或者請RD針對呆滯的材料,優先於產品設計時安排使用,讓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在一定的水準範圍內。

 

[材料新鮮度掌控]

藉由系統查詢出的材料進貨時間,並配合現場管理的手法,進而進行材料的先進先出管理,避免因新進的材料被優先使用,導致舊的材料品質變質、損壞、甚至報廢。造成公司損失。


arrow
arrow

    黑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